粉蒸肉怎么做最好吃?
粉蒸肉是川渝地区的传统名菜,属于川菜或渝菜系。它以五花肉为主材,配以老四川自制的豆豉、干辣椒面、胡椒粉、料酒等作料,在米饭上蒸熟而成;米粉油润光亮、萝卜细嫩甜润。
此菜咸淡适口,肥而不腻。粉蒸肉主要流行于中国各地,各地做法略有不同,有制作时加入南瓜的,也有不加入南瓜的,但总体口味基本一致。该品美味可口,老少皆宜。
粉蒸肉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清嘉庆年间,四川人余东屏将家传的“粉蒸肉”传入了北京,并在前门外大栅栏的同春馆中挂牌烹制。由于生意很好,食客络绎不绝,许多人一吃完就排队等着买碗和蒸笼回去做。
后来,同春馆将粉蒸肉用坛子密封起来,运往外地销售,这就是今天闻名中外的“四喜堂”牌粉蒸肉。 “四喜堂”的粉蒸肉是用红苕捣成的米粉来制作。这种红苕生长在四川盆地,肉质呈红色,粉味特别香美。
1940年,“四喜堂”迁往重庆观音岩,更名为“新记”。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至成都,并设分号于重庆。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苏州一个名叫叶心的人开设的餐馆里吃饭,厨师以米粉蒸肉待客,乾隆吃后连声称赞。此后,这道菜就被定为宫庭菜肴之一。
据说,慈禧太后对这道菜的喜爱程度非同一般:每逢慈禧太后过生日或其他庆贺活动,御膳房都要精心准备这道佳肴以示庆贺。 话说清代咸丰年间,苏州城北有个有名的厨子叫叶鸿庆,在观前街开了一家小饭店,取名“得月楼”。他家以烹制菜点精美而著称,尤其是那道“粉蒸肉”更为脍炙人口。有一年春天,乾隆下江南路过此地,闻其名而不识味道如何?便悄悄地走到门口张望了一下,只见店里客人坐得满满当当,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这时,正好有一桌客人刚吃完,他连忙走进店去,点了这道“粉蒸肉”品尝,果然香味袭人,余味无穷。乾隆吃罢,觉得这“粉蒸肉”不仅颜色洁白如雪,而且香气扑鼻而来,吃起来更是肥而不腻,松酥绵润,入口即化,赞不绝口。于是,便吩咐御厨带回京城供宫廷享用。从此,粉蒸肉名声远扬,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