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好吃什么好?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说明脾胃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都至关重要。 现代医学也发现,人体几乎所有器官都需要依靠脾脏提供营养。当出现脾虚时,这些器官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引起多种症状。那么,脾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实际上是指由脾胃运化功能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这种气能够滋养整个机体。 如果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如生气、紧张、焦虑等)或内在因素(如劳累、睡眠差、生病)影响到脾胃的功能,导致其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那么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就会减少。此时即使大量进补,效果也不明显。
除了饮食之外,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调养:
1. 按摩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是个很好的养生方法。每天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以四缝穴为中心,按揉双侧足三里各50~80次,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功效。
2. 中药调理 当脾胃虚弱症状较严重时,单靠食疗很难取得较好疗效。可以遵医嘱服用药物调理。
另外,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也很重要。 总之,养护脾胃,预防脾虚,要从生活习惯做起。
肝与脾在人体中是至为重要的器官,脾虚与肝病患者都有不少。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脾气虚弱,即脾失健运,表现为全身疲乏、神倦、纳呆、食后胃脘部胀满、大便时溏、形体消瘦或浮肿等。而肝病多表现为气滞血瘀,表现为胸胁部胀闷刺痛,情志抑郁不乐或急躁易怒。脾虚久则可及于肝,引起肝失疏泄,疏泄太过又可影响及脾。因此,肝病治疗常兼顾脾气,脾虚也可以施以安肝之法。健脾安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饮食调护:肝性病人宜用高蛋白、高糖类、低脂肪饮食,少吃煎炸粘腻食品;脾虚患者可用高蛋白、多碳水化台物和多纤维素的饮食,如鸡肉、牛肉、猪肉、猪肚、鸽肉、鱼虾、扁豆、莲子、粟子、大枣、香菇、苡米、赤豆、薏米、豆腐等。
(2)药膳治疗:肝病患者的药膳治则以养阴柔肝为主,常用甘平、甘凉之品,如鳖肉、龟肉、菱角、莲藕、木耳、紫菜、菠菜等。
脾虚患者药膳治法以补中益气、健脾养血为主,忌寒凉生冷。可用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大枣炖肉或煮粥;香菇、山药、鹌鹑也可助脾固气。
具体地说,脾虚肝病患者适用党参炖母鸡、沙参枸杞精鲍汁牛肉糕、党参羊肉羹、芪枣粥、枸杞鲫鱼汤、龟参粥、百合猪肚汤、莲子百合煲猪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