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知名企业少?
说一个观点,可能不怎么受认同,但确实是我个人的体会,且没有数据支撑,全凭感觉——上海的“企业精神”在衰退。 为什么这么说? 我去过很多地方,北上广以及很多南方城市,看过它们的工业园区、工业厂房,上海的确很少,少的可怜;但同样在上海,去看一下它们的写字楼和商圈,上海又非常多,多的吓人。 如果我们抛开制造业不谈(其实也谈不了,因为工厂是不允许外人随便进的),单看商业领域,的确可以说——上海是遍地都是企业的。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上海的企业数量就多了呢? 还真不一定。 因为这些所谓的“企业”有很多仅仅是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个门店,其实质并没有多少员工和固定资产。用比较流行的词来描述他们,就是“前店后厂型”,或者说“小前端+大后台式”。这种模式的企业,一般规模都很小,5个员工以下的不少,10个员工的已经算是相当大了。
如果仔细分析这些企业产生的价值,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们的产出很低,但是耗用的资源却非常多。以人力为例,也许他们每一个员工的税前收入不算低(相对工厂而言,真的不低!),但他们的人均创利能力却很差。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除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要承担起其他很多不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举个例子:一个办公室可能只安排两个前台,但实际上却要承担4-6个前台的工作量;一个销售可能只需要服务3个客户,但实际上却要服务8-10个客户…… 所以,从创造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讲,实际上这些“企业”并不是很高效。但因为它们满足着人们某些特殊的需要——比如个性化需求、独特个性需求等等,所以虽然效率低下,但却能存活甚至发展壮大的。
当然,我这里说的只是特例,并非所有的小前端/大后台型企业都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多的此类企业? 我认为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胆尝试”所形成的,因为改革本身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试错,所以要宽容这样的企业存在,甚至鼓励其成长。当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这类企业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
但是,当经济下行时,这些企业就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了,因为他们属于轻资产类型,利润率本来就不高,竞争力不强。同时,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政府会放宽对它们的监管,这又会反过来加剧它们的弱势地位,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