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又叫什么?
“儿童绘画”这个定义似乎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它包含的时间是“儿童期(3-9岁)的绘画”;而“少儿美术”这一概念则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所有青少年,其时间跨度更大、范围也更宽泛。所以,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名称来代替原来的“儿童画”的话,我觉得“儿童绘画”比“少儿美术”更为恰当。 当然,无论是“儿童绘画”还是“少儿美术”都只能代表特定时期的艺术形式——它们都是对童年时代审美创造力的概括和总结。然而,正如许多事物一样,“儿童绘画”和“少儿美术”也是相对的,是有其发生和发展阶段的,并非一成不变,更不是永恒不变的。
在历史上,西方绘画曾经出现过一个“孩子时代的终结”,即所有成年人都是画家或所有画家都是成年人的生活状态。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20岁以后才开始接触绘画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都是如此。同样地,在近代和现代,我们看到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画坛巨匠如梵高、毕加索、雷诺阿,也都是长大后才成为著名画家。所以,在这些人小时候所画的那些“儿童画”其实已经属于“少儿美术”的范畴了。 同样地,在中国古代,文人画是主流,几乎所有文人都要写诗作画,文人们的“儿童画”也必然带上了浓厚的书法笔墨气韵和诗歌散文意境,这些画作与今天的“儿童画”和“少儿美术”作品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无论是“儿童绘画”还是“少儿美術”都不是恒久不变的,它取决于两个社会因素:一是经济因素,二是受教育程度。这两者都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或者一个家庭对于孩子艺术教育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最终影响到孩子们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