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电量超出原因?
首先,要弄清楚生产用电量与供电量的概念。 企业供电量是指企业使用电能表(含工业电度表、单相感应式电度表和三相电子式电度表)所记录的,自首次接入电网以来,所有通过该企业电气装置消耗的电能量,以 kW•h 或者 kWh为单位,即 P=UI×t,其中 P表示供电量,U为电压,I 为电流, t为时间; 生产用电量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电能,亦称实际用电量,一般用企业自身的电能表计量,由于许多企业会安装多只电能表,因此需要对多个电能表的读数累加求得。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天24 h都有生产活动,每日的产量可以近似看作24 h的生产用电量。但是某些生产又分为几个工序或步骤,例如轧钢、炼铝等,每一道工序都消耗一定的电能,这些工序的用电量可以分别计量。对于这类有严格生产程序的企业,可以根据各工序的能耗,倒推到原料进入车间时(或工序开始时)的供电量,这样就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生产用电量。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都必须以计量准确为前提。如果不设置专门机构定期校正计电能量仪表,就难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影响供电量和生产用电量准确性的因素包括: ①生产过程并非连续运行,特别是中间存在停车检修等问题; ②生产设备并未充分利用,存在开停机问题; ③设备容量与实际消耗电量并不完全匹配; ④产品产量统计与发电量统计存在误差; ⑤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电能量”系指“总电能量”,未区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将本文提到的“电能量”称作“总电能量”更加合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