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车如何对频2.4?
最近很多新手车友问儿童车的调教问题,其实儿童车并没有固定的设定参数,我这次测试的15寸轮径的车架(RND 26)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值而已。 其实不同人的身高体重骑相同的车辆会有不同的调教感觉,不同的人骑车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并不能像山地车一样有一个固定的设置公式。 我在这台车上做的所有调整都是以这个前提进行的,即认为这是一个全新且不了解车况的车辆所进行的初始调试。
首先来说车头几何。这台车配置了ZIPP可拆式的头管,这样在调校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考虑上下管的角度,直接通过调节上管的弧度来改变车把倾斜角度即可。经过反复的测试最后确定了最合适的上管长度为370mm。 因为车身采用铝合金材质并且重量不大,因此我并没有对车架进行过多的减重处理。考虑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我还是给前叉加入了缓冲胶,这样可以更好的兼容各种路况以及载荷情况,对于小孩和女车手也能做到很好的保护。
除了车架之外影响车身高度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车轮的直径。同样是为了方便使用以及适应不同身高的骑手,我将车辆的轮胎升级到了26*2.15的轮毂,配合前后43段的塔基让车辆能够适应更多的驾驶风格。虽然增加了车身高度,但是得益于合理的头管角度以及车把倾斜度,我在测试中并未感到太过明显的头顶压力。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车身的其他配件也有可能会影响整车的高度,比如我把把立换成了更加低端的铝合金产品以减轻车身重量,但如此改动对整体高度影响不大;我又把原来的双层刀圈换成单层设计的刀圈,虽然重量更轻,但是对车身整体高度也没有太大变化......
总之在测试这款车型的时候,我几乎把能想到的影响车身高度的因素都考虑了进来,但是最终发现无论是加大轮胎还是使用更宽的齿胎,或者是更换更低端的配件,这些微小的差异对整体高度的影响都非常有限,大概只在一厘米左右,所以最终给我的感觉就是车身高度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别。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就是我换上更加高端一些的部件,比如说我用上了SID的前叉、X-Fusion的把组、WTB的轮胎,若是这样安装完毕后或许才能看出比较明显的车身降低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