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新路属于什么区?
东新路,北起中山北路,南至环城东路,长1280米,宽54.3-60.9米。南段称复兴东路,是古代城内交通要道,路旁民居多带有“公所”、“会馆”等古迹。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划为第一区;抗日战争期间,曾改名为民生路。1945年恢复原名。1952年起改称东新路至今。 旧时东新路上有“三庙一塔”,即大慈恩寺、北禅寺、昭庆寺和保俶塔。
现在的大慈恩寺已不是原来那座寺庙了,原来的大慈恩寺位于今天的万宝路口至文晖路口间,始建于隋代,初名护国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曾驻锡于此,唐太宗李世民赐额“大慈恩寺”并建塔加以纪念。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5年)重建,改名为大承恩寺。元代又毁于火,明朝初年重修,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再次重修。
民国时期,由于年久失修而寺院颓败。1953年市政府拨款修整,次年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开始,市政府启动了大慈恩寺的扩建工程。如今的慈恩寺,占地面积达52亩,规模宏伟,气势非凡。
北禅寺在今凤起路北端巷内,原址有一口直径五米的八角形古井。明神宗钦定此井为玉泉,称为“天下第一泉”。清乾隆年间在此建碑,记述其事。该井现已被填没。 昭庆寺在今朝晖小区附近,因位于钱塘江之北岸,又称北昭庆。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高宗避难至此,改寺院名为“广济”。元末毁于兵燹。明代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重建。清代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建大殿。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又在后殿基础上增建七层罗汉阁。1951年后,寺中各堂先后改为服装厂、丝织厂、被褥厂。1980年以后陆续修复。现为杭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保俶塔原址在今宝石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相传五代吴越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命人建造了一座九层的宝塔。
宋代以后,此塔经常毁坏。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重建。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又废。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在旧塔基上建造一座十三层的砖木结构的高塔。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