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球员和替补区别?
这个问题的核心实际上是替补上场的球员,在时间上是否拥有自由度。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因为现在篮球比赛发展很快,而足球是相对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所以这个问题在足球领域关注度并不高(注意:我这里讨论的是业余球员,而不是职业球员),那我们就以NBA为例来看看这个问题。 NBA有严格的80分钟时长限制,所以在常规时间里,一支球队最多只能替换6名球员(包括先发五虎和板凳末端的球员)。每节比赛双方各有一次20秒的暂停机会,每次暂停可以替换三名球员;加时赛阶段,每队拥有两次加罚球权,每次加罚中可换一人。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这样:在常规的48分钟的比赛里,替补球员在什么时候能够上场,什么时候必须在场下待命呢?
首先明确一点,没有任何一支NBA球队会为了一场常规赛而去囤积大量的实力出众的轮换阵容,这不可能。那么这就意味着,只要进入轮转阵容的球员,都是具备打更长时间比赛的可能性的。所以,只要不是直接被裁掉,所有的替补球员都有机会展现自己。 如果从战术意义来看的话,一般来说,轮换阶段的球员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纯粹的角色球员,这部分球员一般具有比较稳定的投射能力或者篮板护筐能力,但可能并不具备很强的冲击篮下造杀伤的能力,这类球员一般会占据一个到两个替换名额,一旦上场就必须得发挥功能,不能浪费宝贵的上场时间。
第二类是攻强于守的角色球员,这部分球员往往具有比较强的得分爆炸力,同时防守端容易漏位,往往会被对方重点“照顾”,如果轮换中的第一梯队防守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往往第二梯队的攻强守弱的球员就会面临被“放空”的局面,为了不至于让防守大闸长期顶着第四节进攻火力最强的球队硬扛,这些攻强守弱的球员往往会作为先发球员登场一段时间,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三类是攻守均衡或者守强于攻的球员,他们往往能占三个到四个替换名额。一方面可以在轮换阶段维持着场上进攻火力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防守端持续输出高强度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