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什么是天府?
我先来个简版的吧,如果感兴趣我再写个详细的 成都在古代并非被称为“天府”或“蜀郡”,而被称为“锦官城”和“蓉城”; 成都是汉朝的益州治所,在汉晋时期并没有特别显赫的地位; 成都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蜀国并筑有都城,但蜀国与后来的蜀地范围并不完全重合(比如东汉时期的广汉郡辖境比蜀国大了近一百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蜀郡,郡治设在现在的成都市中心,西汉高祖刘邦为安抚蜀地士人,称成都平原为“蜀”并作为该地的郡名沿用至西晋; 西晋灭吴后划分荆州南部地区置益州,治所在蜀郡的首都成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改益州为蜀州,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复名益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益州为蜀州,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又改为益州;北宋时因避太宗赵光义讳,把原“蜀州”中的“蜀”字删去,成为“益州”;元朝时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省会设在成都;明朝设立西川都司,驻军成都,管辖今天的四川及云南部分地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四川省,省会仍为成都
好了,简版完了,有兴趣再去看我写的详细版吧 下面开始详细版 关于“天府”一词的来历,最常用的说法来自于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天府之土,千城之国。” 然而这里说的“天府”其实指代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而不是成都。李白其实是在向唐玄宗夸耀蜀地盛产黄金,言之“天府之土”,言下之意就是让皇帝不要舍不得给蜀地增赋加税。李白的另一首《蜀道难》中也提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这里提到的“六龙”其实就是用来比喻朝廷的,说明道路险峻,朝廷的使者也难通行。可见在成都称为“天府”至少在唐代还是自夸的话。
那什么叫“千城之国”呢?这句诗其实引用自曹魏诗人王粲的作品《从军诗》之二:“戎马交驰奏凯还,两鬓苍然。万里江山俱收眼前。千城之国尽归禹贡,四海之中非徒称焉。”这里提到曹魏征战天下所向披靡,形容战后景象时用了一个“千城之国尽在禹贡”,这个“千城之国”其实指的就是中原地区的河南之地了。李白用这句话其实是说蜀地自古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什么“我大蜀地牛气冲冲天下第一”的意思。
那么李白这首诗到底是在拍玄宗的马屁还是在骂玄宗?这得看李白的另一首《早发锦川馆》,其中写道:“早发锦城西,朝阳明复昏。路横超旷野,月吐上空虚。古寺鸣金磬,残星拂玉琴。三更漏声断,万里客愁侵。”这里的“锦川县”就在成都西北,距离唐朝的都城长安很近。李白一大早出发前往锦川县,晚上又在那里过夜,所以诗句中说“三更漏声断”。那既然早上和晚上都在锦川县,为什么又说“早发”“晚宿”呢?这是李白故意使用的倒序手法来表达他急切的心情,其实他在早晨刚刚离开成都,夜晚就出现在锦川县的客栈里,当然很“早”;而从长安到蜀地的这条线路正是唐玄宗开辟的“御道”,因此李白也说自己的行程是“入京道”。所以李白这两首诗其实是一组“反话”,说蜀地比不上关中,天子不在京师而在蜀地,真是“何如封禅秦东岭”!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解释了“天府”名称的由来而已,毕竟成都不叫“天府”已经很多年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