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怎么看五行?
先引用一段《尚书·洪范》的原文: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段话的意思很容易懂,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
上面的话出自公元前1000多年,当时应该还没有“五行说”,因为“五行说”的起源应该是商周时期。 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人没有“五行说”为什么能总结出这五行的性质呢? 这恐怕是现代科学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关于五行的来源,我比较赞同一种观点,就是它们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 金、木、水、火、土本来是对应五种不同的自然界形态的,而且也是最容易被识别的自然界形态(土是最容易被认错或忽略的)。 对于水的特性——润下,就不用多说了吧。 火的特性——炎上,也应该很好理解。
古人应该是对火很敏感的,比如发现篝火会熄灭而火焰会向上燃烧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特性。 至于木的特性——曲直,可能就比较费解了。 我个人的理解,这里的“曲”应该是指树木的生长状态,即可以长得枝杈纵横,也可以直插云天;“直”既指树干直立,也形容木材坚韧。 所以曲直应该是说树木生长状态的灵活性。 至于其他几行,我就不再一一解释了。 总之,我之所以推崇这种观点,是因为这是惟一能够自圆其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