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看待安保法案?
其实这安保条例,对中国影响并不大(对台湾影响较大) 但如果真要较真的话,也是能挑出不少毛病的 主要问题是安保范围过大,只要涉及他国,甚至包括领土的,都算“外交事务” 而历史上因为外交问题惹出的争端和战争还少吗?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安保法有些管得太宽。
此外该法条将“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混为一谈,容易引起歧义 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涉及到我们对国际法的理解 我们一贯强调的国家主权是指“独立自主权” 是说我们有权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内政,而不受外部干涉。
而国家安全是广义的安全概念,它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仅包含不受外来侵略的问题,还包括内部稳定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国土、领海、领空问题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为“国家安全等同于国家主权”的话,显然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 因为主权是一个比国家安全范畴更广的概念 但如果说这种释义存在误解的话,那也仅仅是误解吗?不见得!
近年来我们总是习惯用“主权”来代替“国家安全”,如“主权国家”、“主权问题”、“主权争议”....似乎“主权”就是“国家安全”的同义词,而我们用“国家安全”的时候却极少。
这样混用无疑会导致概念的混淆,也会让别有用心的国家或者组织借机生事。 试想美国或者俄罗斯指责我们侵犯人权或干涉内政时,我们能只回一句“你说的是安全还是主权啊?”就能糊弄过去吗? 事实上,当2009年朝鲜试射导弹并威胁要攻击美国时,舆论一片哗然;而当14年后东风-31AG列装后,舆论反而认为这是中国的正常军事发展,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其原因就在于四年来我国战略威慑力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没有的战略核力量现在有了,原来只有洲际导弹,现在有了一套完整的陆基发射体系。
而这种进步是难以让人忽略的,毕竟当年俄罗斯为了恢复战略威慑能力,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不加强战略威慑力量的建设,只依靠嘴皮子,恐怕未来只会更被动。 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威慑的能力,又要承担发展带来的风险(舆论和其他方面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