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为什么有十二个月?
这个问题很好,很高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公历(阳历)其实只有12个月的,只不过前面加了闰月才变成13个月的—— 现行公历,是西方传过来的,又叫格里高利历G·Calendarium。它以公元元年作为纪年起点,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开始,到次年1月1日为一年;每个月30天或者31天,大月全年365天,小月30天(2月份除外),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这种日历的缺陷是很明显的: 首先,1、3、5、7、8、10、12这七个月分别仅有31天,而4、6、9、11这四个月却拥有30天的月末!这就使得某些年份的前几个月和后几个月相差近一个月。例如1996年的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差整整一个六月。其次,在阳历的584年里,就会出现5个闰年,比自然闰年多1倍多。
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创造了“置闰”的说法,每隔三年或五年的时间,在某一个月的后面加一天,称为闰月,而该月的第二个月就是下一个月的起始。这样,四年的周期中就多出了两个月,平均到每个年份上也就多了十天。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闰年”和“农历闰月”。
当然,这个闰月不是凭空捏出来的,是有一定的规矩的。一般来说,闰月只出现在闰年之中,而且必须发生在农历的十二月之后,具体规则如下所示: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就要进行闰月调整了,在调整之后我们会发现,有的年份出现了13个月,有的年份却只有12个月,例如2018年和2019年就是例外,这两种现象被称为“闰月之年”和“无闰月之年”。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呢?为什么我们的农历里有闰月,而公历却没有;为何有时候农历的多出一个月,有时候又没多出一个月,原因就在这里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