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汇率还能撑多久?
谢邀 这个问题有点泛,我理解题主可能是想问“央行调控人民币汇率的能力还有多大”这个意思吧。 从历史上看,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然现在的管理程度和过去不能比),在这期间发生过几次比较大的汇率变动,其中较大规模的分别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引发的2014年5月汇改。
在这两次汇率大幅波动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央行在中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14年5月汇改后,为了平抑市场波动,央行进行了长期的多轮购汇操作(包括后续几个月每天约30亿的逆回购投放),这才使得汇率逐步回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央行的干预能力毋庸置疑。 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之前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际上还是把我们当做发展中地位的,承认我们的特殊性和比较劣势,因此对于汇率的波动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变化容忍度是比较高的;但现在是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的出口企业已经融入全球供应链中,任何外贸顺差都是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生产资源和产品附加值的结果,没有所谓的“吃亏”一说。
既然如此,之前以政府信用背书兑换外汇储备的方式就面临困境,因为其他国家(地区)不会因为我国政府的信用加持而自动承担更高的成本(利息支出+贸易逆差)。于是,在这一内外环境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选择了新的路径,即“以增长换通胀”。通过放松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利用市场资金成本的走低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同时预期通胀走高可能带来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在这种模式下,本币资产升值压力增加,为了平抑资产价格上涨,汇率被动承压下行。
但是,这种模式是有边界条件的,首先利率的低利率环境不可能持续太久,其次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也存在着退出的可能,再者,任何形式的资产上涨都不是无源之水,最终都会折射到供需基本面之上。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经济仍然处于下行的轨道上,进出口贸易虽然出现双升,但结构恶化明显,外需的强势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我维持之前的判断不变,短期内(半年内)跨境资本流动依然存在反弹的可能,人民币继续小幅贬值,但是下半年风险偏好可能会有所改善,汇价下行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