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五行根据什么?
先秦时期,人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 水、火、木、金、土五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期的典籍中,如《尚书·洪范》“水生木”、“火上炎”;《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宫”中的“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吕氏春秋》“五行无常胜”、“五行无常位”等等,这些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五行的思想。 但至迟在战国中期,人们已经能够较严格地将五行用于判断事物的属性了。
汉代的儒学家们继承了先秦的五行观念,并加以发展。他们在继承前代“水火者阴阳之征兆”的基础上,增加了“金木者生成之数”“土者成物之功”,形成了“水火者阴阳之气也,金木者生成之数,而土者成物之功”的定论。这一定论被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载于《周礼·大祝》注中,为后世所遵从。 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古人所谓的“五行”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五种物质”或者“元素”。按照古人的认识,五行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五个基本元素(或称“五行之气”),但并不限于五种实在的物质。清人王廷鼎在《太极图说阐微》中指出:“盖古人述理,不避重复,土以居中央故,得为五行之中气……四象五行皆属土,故曰‘五行即土’。”这个认识是很正确的。
此外还需要提及的是,除了传统的“五行”说之外,先秦的哲学者还提出了“五行”说。这个“五行”说是建立在阴阳学说基础之上的,认为宇宙由阴阳两类元素构成的,每类又包含三个性质不同的元素,因而称之为“五行”——水木火土金。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