咛五行属什么?
1. 《说文》云:“咛,咛语也”;段玉裁注:谓叮咛告之之辞,即今语“你好生着些”之类;此字又与“咛咛”连文,则亦声词连言,为双声。许所见本或作“宁”,非是。
2. “宁(níng)”字义转为指平安、安定时音转为nìng(如《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滔天”唐石经等本作“宁滔天”),继而虚化作否定副词,引申为不要。《论语·先进》载子路向孔子问仁,孔子告以“行矣,不以恶与人”,朱熹注曰:“不与人恶,则心无不善,而仁自至矣。故曰‘可以虑’。惟其心之全乎善而无不安,是以可以深思而慎取也。”“不与”即不要给予,“恶”当为凶残之意,此处应指不善之事。后世多用“宁”、不用“咛”。
3. 由不要的否定意义进一步虚化为拒绝接受,再进而发展为“不要……好么”的祈使语气。王力先生认为这是现代汉语中“不要”句式的来源之一[1]。“你休要瞒我!”亦可理解为现代“你别骗我/别告诉我这个”的意思。
4. 从“不能”的肯定意义虚化而来的“岂能”,在文言文中也有写作“岂寧”者,如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若必拘以物吾衰疾,何不使彼群公之人,弗求而自取焉?既以求之,乃复遥思而掩遮之,此何异于“守株待兔”之寇,“抱薪救火”之楚哉?且欲勉而同之,则是固不容尔:苟容不然,则是豈甯能为徒?甚哉,宗元之不量其才能而惧其不至乎!”此外还有写作“豈寧肯”者,表示一种反问语气,意为“难道还敢……”。
5. 关于这一语法意义的演化轨迹,刘俐利[2]曾有过详细论证和分析:“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宁可”的来源很复杂。其中的两个源头分别是“宁”“岂敢”和“勿”以及它们的合音字“毋”“勿”,并且这两个渊源所形成的“宁可”的语法功能也不一样:一个用于反问,一个用于拒绝。但是无论是作为反问还是作为拒绝,它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因为反问也可以看成否定的形式,所以这两个意义就都变成了否定词。这样,“宁可”就具有了否定性的语法色彩,成为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否定性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