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乒乓球?

郎德海郎德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赞同 高票答案 的意见 (从技术层面讲) ,直板快攻型打法的确已经属于过去式了; 不过,我有些不同观点: 现在专业队的教练确实大多不愿意培养直板选手,但是原因并不是因为直板技术落后,而是因为如今的专业队员太少了! 为什么少? 因为现在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有问题。

以前,我们那里县里只有体育中学,每年从初中选送一大批身体条件出色的孩子到体中训练,主要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还有乒乓球羽毛球。 这些孩子刚开始都进行基础的大众乒乓球、羽毛球训练,等到高中时候再分流。据说当年在体中乒乓球打得最好的一批人,进入省队后能打进国家队二线队伍。 这个年代培养的运动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素质全面,而不是像如今只专注一个项目。所以即使在21世纪,你也能经常在乒乓球赛场上看到一些40岁以上“大叔阿姨”级的人物,他们可能是90年代专业队的一员。

而现在呢? 在我看来是商业的乒乓球培训市场兴起了。从孩子开始,父母就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精力投入,希望孩子有一手好球艺。而孩子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乒乒乓乓之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水平很高,但弱点也很明显——缺乏其他基础素质的训练。 这就像竞技体育中的“偏科”一样,某些专项能力突出,可其他综合能力严重不足。 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看过职业比赛和业余比赛的对照视频,感觉业余球员还是能看出专业和专业的差异。而且,我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观察到的业余高手,发现他们基本都是从小学或者少年时期便开始参与并持续不断地参加练习。虽然最后成材率不高,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保障。

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对当今各种乒乓球技术的理解比不上 @张怡宁 大佬。但是,我还是可以从我自己作为业余爱好者,以及我身边的人入手讲讲这个问题。 其实,我打乒乓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只不过那时候叫作“室内乒乓球”,而且不是在业余时间里自行组织活动,而是在工作之余由单位组织进行的。那个时候技术水平如何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当时的规则是和兵乓球完全一样的。

到了80年代,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经常逛公园时候遇到老头老太也会和他们打球。这个时候会一些比较流派的技巧,如弧圈球。不过,这时候还是习惯用直板刀斧式的打法。这个时期的乒乓球器材很简单:球拍是自己用的双面胶海绵板,球鞋就是普通的运动鞋。

到了90年代中期,自己工作调动到北京。开始在北大、清华等高校频繁参加校友乒乓球活动。这个时候才开始正式学习发球、接发球以及各项基本技巧。同时,因为在北京生活更容易接触到器材店和球馆,因此打了几年后球技也有了很大提高,装备也逐渐升级换代:

(左起)乒乓球拍、运动鞋、球帽、运动水杯 (右起)跳绳、肌肉贴、运动内衣、运动短裤 再到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来到上海。在这里同样有大量的高水平校友组织和各类俱乐部,因此接触高水准的比赛也越来越多。同时因为在上海生活时间更长些,闲暇时间更多地用在健身和乒乓球上,于是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而在器材方面更是全面换代——

(左起)乒乓球吹风机、洗手机器、运动护膝、运动手环 (右起)弹力带、人体工学椅、运动手表、运动眼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