鸗字五行属什么?
“霛”、“霝”、“靈”、“龍”,都同源于“灵”,是古文字的异体现象——形旁简化引起的同音字或近音字。 这些字现在的读音与意思都一样。 但古人的麻烦在于,这些字在古代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所以古人用这一个字的时候得根据上下文判断它到底读什么以及是什么意思…… 这几个字上古音都一样,属于明母鱼部字。
金文中,这几个字都是从“灵”声旁,而且都读若卢宁切(línɡ)。这个切语也表明了它们的上古音。 这个切语表示的意思是说,如果拿这些字跟“灵”比较,它们跟“灵”读音完全一样。 但中古音却不一样了。
因为随着汉语的发展,很多字的发音已经慢慢分化,变得完全不同了。 中古音这些字属端组蒸部字,切语是“卢丁切”,读若灵。
到了现代,这些字属于知组蒸部字,切语是“吕丁切”,读若零。 也就是说,这些字经过多次演变,读音已和“灵”相差甚远。但是古人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还一直沿用着金文、篆文的字形来记录这些不同的读音。于是就造成了古文通假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甲骨文、金文中特别常见。比如“高”字,古代写作“髙”,就是由“高”的本义“高高隆起的东西”引申出来的“上面”的意思。
“深”字,古文字作“罙”,表示的是从下往上的“深入”。“罙”又引申为测量深度的“深”,然后才衍生出表示“水深”、“水深火热”等意思。 “龙”字古作“龍”,最初表示的是传说中的动物,再引申指代“天空”中的神物,最后才演化出现在“龙王”等的含义。 类似的还有“靈”、“霝”、“靂”等等。这些字,古文写法各异,但现代均读作“l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