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五行属什么意思?
这是关于《黄帝内经》中“五味所入”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五志”的问题。 “五志”是古代医家归纳的五种情志,包括怒、喜、思、忧(愁)、恐(惊)。 “五脏”是现代医学中的脏器器官的概念,而中医里面强调的是功能,所谓“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等等所说的主要是功能性主体。
五脏和五志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是这样讲的: “心在液为汗,其志为怒”“肝在液为泪,其志为怒”“脾在液为涎,其志为忧(悔)”“肺在液为涕,其志为悲”肾在液为唾,其志为恐。 这里其实已经回答了“味属什么脏”的问题——五脏皆有,但主要的是心,脾,肾三脏。
“五味所入”的问题就更好回答了——五味归于五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忌。 五味的“长”是指对气血阴阳的影响,“忌”则就是指反佐了。 比如:苦属火,入心,具有泄热的作用;但是过苦则伤津,所以得用辛来解; 酸属木,入肝,有收敛作用;但是过酸则气滞血瘀,所以要加上苦以泄之。
所以说,无论是补还是泻,都是根据脏腑的功能特点,以及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确定的。 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还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即一天之中,时辰的不同,五脏六腑的功能是有变化的;又要考虑地域的差异——即不同的地区,人体的机能也有差异。 所以,用药还是要灵活掌舵的,不能刻板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