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的过美国吗?
战争的胜负,理论上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评价:敌人的战斗力能不能够战胜我的战斗力。战斗力的对比,有绝对差异也存在相对差异。美国的总战斗力肯定比我国强,这是绝对差异。但是两个实力差异悬殊的敌人打仗并不非完全没有胜利的机会,拿破仑的法国与俄国打仗,日本和美国人打仗,都有实力上的差异,但是结果并非尽如人意。
如果美国打不过一支战斗力明显弱于自己的军队,这就属于另外的差异范畴了。从历史上分析,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多半是在于其他两个字:后勤。二战的中途岛海战,当时日本的海军实力超过美国,但是没有能够占到便宜,原因就是日本的后勤出问题了。美国战后有一个总结,认为中途岛之战,日本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油船没有及时跟上,航空母舰上飞机的航程有限,到了中途岛附近就耗光了油料,所以无法返回,相当于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击沉了。
从二战中许多战例来看,后勤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如果后勤出现困难,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倍减。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武器装备不如德国人,军队战斗力却明显强于德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苏联幅员辽阔,铁路和公路纵横全国。苏联的军火库和兵工厂即使被德国人摧毁,也可以重新开张。德军在进攻斯大林格勒时,进攻受阻,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后勤保障出了问题。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工业重镇,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时,距离德国本土已经非常遥远。德军的后勤补给线被拉得过长,出现了断炊。结果被苏联人抓住机会,从斯大林格勒开始,德军再也没有取得胜利。美国人要想与中国打仗,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解决后勤问题。
美国人的海外基地,大多集中在靠近中东地区的一侧,从地图上看,基本在美国本土与印度洋、波斯湾之间画一条线,这条线上的国家要么是美国的盟国,要么是被美国控制的。例如亚丁湾就有美军海军基地。这些美军基地的存在,使它们的军舰、军机可以获得中转与休整,而源源不断地把本土力量输送到印度洋和波斯湾。从印度洋和波斯湾,进入中国南海是非常便捷的。如果美国与中国真的要打仗的话,它的主要军事基地肯定就是在印度洋和波斯湾地区。它在太平洋上的阿拉斯加基地、夏威夷基地由于离中国太远,从本土直接把力量调往中国南海也不现实,不可能横跨太平洋。所以,如果要与中国打仗的话,美国人最理想的基地位置就是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从这里进入南海很便捷,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出南海,阿拉伯海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再通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出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大西洋,然后从横截大西洋进入南海。从地图上看,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构成了美国兵力进入南海的地理瓶颈。
历史上有不少战争和军事变革,都是因这些海峡发生的。例如19世纪英国就是靠建造快速战舰,在世界多个海域,尤其是这些海峡,封锁法国的海上贸易线,切断法国同地中海和东方各国的联系,使法国在物资供应上陷入困境。法国人为了避免在海上同英国主力舰队交锋,曾经试图通过陆地作战打开一条通往大西洋的出路。结果法国人发现,要打通同大洋的联系,必须打开一条贯穿比利牛斯山脉的走廊,而这个走廊恰好被英国人固守的直布罗陀要塞所封锁,法国人打通出去的希望就落空了。还有霍尔木兹海峡,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双方为争夺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你死我活地争斗,因为该海峡是伊朗和伊拉克唯一出入公海的海上交通命脉,又是联系中东石油产地与阿拉伯海湾的惟一出口,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如果该海域被封锁,美国和西方需要的3/5的石油就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战争中,双方互相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投入了大量资金、舰船和飞机进行反潜作战,最后还是伊朗取得了胜利。战争中,美国支持伊拉克,帮助伊拉克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制空权,使伊朗海军的艇、快艇丧失在海峡海战的主动进攻手段,无法切断伊拉克的海上运输线。
美国海军如果真的要